Subtitles section Play video
-
00:00:29,350 --> 00:00:34,810 謝謝John Piper給了我這個主題
-
《在後現代世界中的福音》
-
但他沒有告訴我這是甚麼意思
-
所以
-
我決定用後現代的方式來詮釋這個主題
-
所以我想要對你們講的是
-
我們如何在後現代世界中傳福音
-
如何在後現代世界中傳遞福音並解釋清楚
-
並且
-
就某種程度而言,我會說我待會要做的是"授課"而非講道
-
因為我想盡量實際一點
-
不過,雖然我視它為授課而非講道
-
但也很難說
-
我很期待待會的內容
-
內容可能艱澀,但我很期待
-
好,先來簡介我的內容
-
首先,目前有個危機
-
後現代世界讓我們的福音事工面臨一個危機
-
這是待會要講的
-
然後我會告訴你們六個方式
-
六個方式/原則,關於"如何在後現代世界中傳福音"
-
好,所以首先,有個危機
-
1959年,鍾馬田醫生
-
(接下來我簡稱他"(鍾)醫生",因為他的朋友都是這麼稱呼他)
-
他原先是名醫生
-
後來投入佈道的事奉
-
他是倫敦裡一位偉大的英國威爾士傳道人
-
在1959年,他針對"復興"進行一系列的講解
-
第一場講課,是以馬可福音第9章為基礎
-
馬可福音第9章,在登山變相之後
-
耶穌下山
-
祂看見門徒正試著為一位男孩趕鬼
-
門徒失敗了,耶穌接手,趕出污鬼
-
接著,在28和29節,門徒來對耶穌說:
-
"為什麼我們趕不出那個污鬼?"
-
耶穌說:"這一類的鬼,若不禱告就趕不出"
-
鍾醫生說,耶穌在這裡的意思 是指那污鬼滲透得太深了
-
無法用平常的方式趕出
-
污鬼侵入得很深,無法用常法趕出
-
平常的趕鬼方式,無法將這一類的污鬼趕出
-
接著,鍾醫生以這段經文裡那位男孩來作寓言
-
雖然我知道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覺得"聖經寓言"是不好的
-
但我最後會向你們指出,鍾醫生的看法是對的
-
他在這事件中看到寓意
-
門徒代表教會
-
那男孩代表現代世界
-
鍾醫生這麼說:
-
"我在這男孩身上看到現代世界
-
在門徒身上看到上帝的教會
-
我發現現在世界的狀況和兩百年前的相差很多
-
就算是跟一百年前相比,仍差很多
-
在一兩百年前,人們處於信仰冷淡的狀況
-
靈性沉睡,但對於基督信仰並沒有普遍的反彈
-
只是不願意去實踐而已
-
大致上還算認同基督信仰
-
因此當時的牧師們要做的
-
就是使人們振作起來
-
使人們從瞌睡中醒過來
-
這需要的是一些大型活動與課程
-
當時的教會就舉辦了這些
-
但問題是:今天的狀況依舊如此嗎?
-
今天的風氣是否仍舊與過去的風氣相同?
-
答案是:否。"
-
讓我在這打個岔
-
當我來到紐約市的時候
-
我一直想著該如何在這樣的地方佈道
-
於是我開始收聽鍾醫生的晚間講道
-
從1950到60年代
-
他都有晚間的講道
-
都是解經講道,但都是傳福音性質的
-
是針對倫敦的非基督徒而做的講道
-
我大量收聽了這些講道,可能聽了數百場
-
如果你聽過鍾醫生的講道
-
你就會知道他時常強調的一件事:
-
"現在和古時候差不多,一樣都是充滿罪人、需要恩典"
-
他常說"現在和古時候差不多"
-
所以當他說下面這句話的時候,很值得注意:
-
"這世代的風氣是否與過去的世代相同?
-
答案是否定的
-
問題不再是出在人們對信仰的冷淡
-
而是出在更深層的地方
-
人們對屬靈生活的觀念已經消失了
-
分辨對錯的整個觀念都消失了
-
教會現在所面臨的問題
-
比起過去好幾個世紀以來所遇到的
-
都還要更深層和險惡。"
-
這是鍾醫生說過的話
-
Leslie也說過幾乎完全相同的話,不過鍾醫生比他早許多
-
這讓我感到很印象深刻
-
Leslie和鍾醫生都說
-
西方世界,現在是需要被傳福音的地方
-
但又和其他需要被傳福音的地方不同
-
因為這是一個"前基督徒文化"
-
這是教會第一次需要在曾經是基督徒文化的地方(西方文化)大規模地傳福音
-
因此,某種程度上西方文化是已經"打過疫苗"了
-
施打疫苗,就是先把一點點疾病放入人體
-
讓人產生抗體而對疾病免疫
-
我們西方文化對基督教的抗體
-
就是有關基督教的記憶,被扭曲的記憶
-
因此,大部分的人,至少紐約的人們會說:
-
"喔,基督教呀,我記得它
-
就是黑人還必須坐在公車後排、婦女會被丈夫無故地毆打的那個年代
-
是的,我們記得基督教盛行的時候
-
我們都經歷過了,現在那對我們已經是老掉牙了。"
-
這就是所謂的"預防接種"過了
-
鍾醫生說:"有些事情發生了
-
所以,大型活動、課程、福音演講就不再有效了。"
-
他又說:
-
"如今的情況已與數個世紀以來的情況不同了。"
-
有一本偉大的書
-
是Richard Fletcher所寫的
-
叫作《The Barbarian Conversion》
-
這本書是在講歐洲從582到1500年的基督化進程
-
這一千年裡
-
歐洲大多數的鄉村都不信基督徒
-
這本書探討歐洲每個國家是如何基督化的
-
探討那些僧侶和傳教士是如何在那傳福音的
-
那時候的福音工作
-
是一段又漫長又艱辛的事情
-
人們的腦袋裡對基督教沒有任何了解
-
他們對"真理"、"上帝"沒有基督徒式的概念
-
沒聽過一位超越一切、又有人格的上帝
-
也不知道任何有關基督教的歷史,例如十誡
-
也沒有基督徒式的良心
-
因此,福音工作的進展是極為漫長又困難的
-
(待會我們就會談到這點)
-
但到了大約1500年的時候
-
情況改變了
-
幾乎整個歐洲的文化,都是以基督教為基礎的
-
人們從出生就開始被教導基督徒式的思考
-
幾乎沒有人懷疑聖經
-
人們都相信有來生
-
人們對上帝與罪惡的觀念,基本都是基督徒式的
-
鍾醫生說得對
-
因為在1500年以後,西方世界的福音事工其實就是 "附加課程"
-
因為人們對基督教都已有基本的認識
-
只是沒有親身投入
-
人們相信"罪"這回事,只是不知道自己是罪人
-
人們相信有耶穌,只是不知道要與祂建立個別的關係
-
所以需要的是課程、大型活動、
-
一個星期的講道、音樂
-
你得看著他們的眼睛然後告訴他們:
-
"你必須實踐你所知道的。"
-
人們有基督徒式的良心和認知
-
但沒有基督徒的心
-
因為他們還沒有信主
-
不過,鍾醫生說現在狀況已經改變了
-
魔鬼如今鑽得更深了
-
不再有甚麼仙丹妙藥了
-
你不能光只是辦一個課程
-
或弄一場福音演講
-
不能光只是坐下來告訴別人:上帝、人、基督、信心
-
這行不通的,因為他們聽不懂
-
魔鬼侵蝕得太深了
-
如今西方的教會已經失去五、六百年前那種傳福音的習慣和心態
-
我們需要那樣的習慣和態度
-
因為我們已無法處理當前的狀況
-
魔鬼侵蝕得太深了
-
鍾醫生以上的這些話是對的嗎?他這些見解是很卓越的
-
像鍾醫生這樣的人,眼光都是非常超越當代人的
-
他是在1959年講出以上這些話的
-
如果你覺得他的言論過於誇大的話,這是可諒解的
-
你可能會說:"這樣的事頂多只發生在英國
-
看看我們美國這邊
-
這裡可不是正坐滿了基督徒嗎?
-
而且到處都還有超大型教會在擴展呢!
-
北美的福音派不也正迅速地增長、
-
正形成一股勢力嗎?
-
鍾醫生肯定是言過其實了!"
-
但我不認為他言過其實
-
他的想法超越他的時代
-
你必須記得幾件事情
-
首先,他在1959年的倫敦。
-
整體而言,這種新的狀況(這種"侵蝕得更深的魔鬼")
-
就是剛剛提到的:
-
"離開基督信仰、不再接受傳統的佈道方式"這種新狀況
-
總是先發生在城市,然後才蔓延到其他地方
-
先發生在歐洲,然後蔓延到美洲
-
先發生在東岸和西岸,然後才是中部、南部等等
-
也就是說,在今天的美國
-
仍有許多群"Christ haunted的人" (Christ haunted: 指曾生長在基督教文化中、對基督教有基本印象與了解的人
-
這個偉大的用詞是出自Flannery O'Connor
-
在我們的世界裡,仍有些地方
-
雖然不像以前那樣基督化
-
但還是有許許多多Christ haunted的人
-
他們有非常長久的文化記憶
-
他們是很傳統的
-
都還很喜歡讀華爾街日報的社論
-
他們的價值觀很傳統,是很保守的人
-
在這個國家的許多地方
-
你依然可以用傳統的佈道方式來建立大教會
-
就是準備好良好的講道、音樂、家庭事工
-
並且招聚一群人
-
一群思維比較傳統的人
-
他們對基督信仰有基本的了解
-
他們需要被"驚醒"(像鍾醫生說的)
-
需要被喚醒
-
你需要告訴他們說:"你們雖知道你們是罪人
-
但你們還沒認清這問題的切身相關
-
你們雖說相信耶穌
-
但卻不知道自己需要祂的拯救。"
-
然後他們就信主了
-
這是容易的
-
不過鍾醫生所說的這種人群正在減少
-
雖然仍存在,但愈來愈少了
-
我想,下面這段評論是很中肯的
-
Michael Wolf數年前在紐約雜誌中所說的這段話
-
他說:"在美國的文化社會中,存在著很根本的分裂。"
-
我想,其實美國文化社會中根本的分裂,就是一派人說[ˋsizm],另一派人說[ˋsgizm]
-
我不確定你是哪一派的
-
但若你不存在於這個對立之中,我希望你懂我的意思
-
Michael Wolf說:
-
"在美國的文化、政治、經濟生活中,存在著很根本的分裂
-
其中一方是成長快速、經濟蓬勃、
-
道德觀屬於相對主義、偏向都市、
-
敢冒險、性觀念多元、民族多元的;
-
另一方是核心家庭與小城鎮為主、
-
有宗教信仰、白人領導、
-
文化與經濟影響力都正在衰退的。
-
雙方實在是兩個不同的國家。""
-
這樣的想法,背後很明顯地有意識形態
-
但另一方面,我認為他說得對
-
其中一方正在失去文化影響力和領土
-
就是Christ haunted的一方
-
在那邊,傳統的佈道方式如今仍然管用
-
我想表達的意思究竟是甚麼呢?
-
讓我趕快說完簡介的部分吧
-
我有相當的年紀了
-
從年輕到現在,我已經看過許多的"佈道妙方"
-
剛開始很有效,卻一下子就消失了,還來不及成長茁壯
-
在20世紀中期
-
一位我個人心目中的英雄─葛理翰,開始了大型佈道會
-
我認為這某種意義上是受衛斯理與懷特菲和大覺醒運動的影響
-
葛理翰把那種大型佈道會帶向巔峰
-
不過,沒有人認為未來在西方還可以這樣做
-
到了20世紀中後期
-
所有教會的心力都轉向個人佈道的訓練
-
隨之誕生的就是Evangelism Explosion(個人佈道資源網站)
-
以及使用四律的平信徒福音協會
-
還有一些教人怎麼分享自己信仰的課程
-
這些受訓過的人開始走向海灘、
-
走向各家各戶、邀請人去教會、分享信仰等等
-
1970年代時,我在維吉尼亞某個小鎮上有間小教會
-
我們"虔誠地"使用Evangelism Explosion網站上的佈道資源
-
在當時我們看到非常多的果效
-
但後來,我偶然間得知那個城鎮一直都沒有太大的改變
-
至少在表面上它沒有多少成長
-
人們看起來沒有改變
-
那種個人佈道課程似乎不再管用了
-
在那個城鎮也不再產生甚麼果效了
-
魔鬼侵蝕得太深了
-
就跟鍾醫生說得一樣
-
到了1990年代
-
那時期的佈道妙方就是"secret service"
-
現在說它過時,還太早了
-
它現在還很穩健,不該輕看它
-
但我認為有些針對它的評論是中肯的
-
這些評論指出20幾歲的人們正逐漸對傳統的secret service失去興趣
-
"傳統的secret service"這個說詞可真令人驚訝,不是嗎?
-
許多人正確地提到
-
這secret service仍是一種針對已有基督教背景的白人中產階級文化而生的佈道方式
-
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期望secret service可以扭轉局勢
-
也許現在大家都寄予厚望的唯一一個佈道妙方就是 "Alpha課程"
-
暫時撇開它的內容不說
-
我認為Alpha的編排絕對是非常良好的改良品,並且適合這個時代
-
因為它有漸進的課程,而不是只有一個快速的呈現
-
也比較貼近大眾
-
然而,這種情形我看過幾百萬次了
-
教會一得知Alpha課程或是其他佈道妙方之後
-
根本就只是投入金錢、培訓人員、然後推廣課程
-
只一昧地試著把這些新東西給移植到自己現有的事工和課程裡
-
期望這樣做能夠贏得更多人
-
這行不通的!
-
魔鬼總是侵蝕得更深!
-
我們的性格、神學、和社群,必須被福音給徹底轉變
-
福音必須找回我們,我們必須找回福音
-
否則福音事工將不再有效
-
我們將無法做任何形式的佈道事工
-
因為魔鬼侵蝕得很深
-
事實上
-
(我不確定你是否聽得夠仔細,而且我可能講得太快了)
-
鍾醫生說到的是一個現代社會,而非後現代社會
-
他說"現在的氛圍是否與過去的相同? 不。"
-
"問題不再是人們信仰冷淡,而是整個對屬靈生命的概念都沒有了"
-
但是在現在的背景之下,你應該不會這樣說吧?
-
鍾醫生講的是一個比較理性主義的現代社會
-
當時的人們視科學與理性為人類的救星 (因而不注重屬靈生活)
-
然而現在(後現代主義),每個人都講究靈性
-
只不過傳統的佈道方式更加不管用了
-
因為在後現代社會中,有三個問題必須面對
-
首先就是關於真理的問題